第十五章 业绩-《刺激1995》
第(2/3)页
“差不多吧,具体数字得问后勤部。”
“互联网大会期间举办的摇滚之夜请了好几个国内知名摇滚乐队,才花了20多万,这次晚会没有请任何明星,为什么花费反而更高?”
“骁龙有300多个员工,每个员工都是明星,请他们出场,出场费当然更高一点。”杜秋打起了官腔,说道:“我们举办这次晚会,一是为了辞旧迎新,欢庆1995年已经取得的成就,展望1996年将要奋斗的目标;二是为了让新员工用亲身经历体验骁龙一直倡导的公司文化:团队观念,配合意识以及认真精神……”
这些场面话如果放在穿越前,杜秋会嗤之以鼻,认为是管理层忽悠员工加班的鸡汤,现在身份变了,不仅舌灿莲花,张口就来,而且还觉得理所当然,情真意切,因为他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宣扬公司文化的好处。
6月份杜秋离开云城,去西雅图为微软写浏览器的时候,骁龙招聘了几十个新员工,从美国回来之后,姜丹枫抱怨说公司气氛变差了,有些人出工不出力,很难管理,他对此束手无策,只能用现场发钱的方式强行凝聚人心,提振士气。
8月份之后,杜秋再次离开了云城,而且一去4个多月,骁龙招聘了200多个新员工,公司气氛不仅没有变差,反而士气高昂,工作效率和精神面貌都比互联网大会之前更上了一个台阶,其中的差别,就在于杨帆上任之后,以身体力行和潜移默化的方式,建立了一套让员工心悦诚服并以其为荣的公司文化,每一位新员工进来,都会被老员工洗脑安利,很快就同化了,形成了良性循环。
当然了,就像灵魂离不开肉体一样,所谓的公司文化,需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及公平的奖惩系统配合,否则就是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,没什么意义,但这一点杜秋是不会讲的,也没必要讲,和李劳师瞎聊了几分钟,就把他请出了影院,然后去和姜丹枫排练晚上要表演的节目。
……
晚上8点整,和互联网大会上的产品发布会一样,光明影院里的大银幕亮起,先了30秒的倒计时,在骁龙员工充满期待的倒数声中,杨帆登上了主舞台,开始了以“辞旧迎新”为主题的年度总结报告。
杨帆追求效率,不喜欢空话,上来就开大招,以数据和图表结合的方式介绍1995年骁龙各个产品的营收情况,其中第一个介绍的就是电子计税软件,李劳师听了几分钟之后,忍不住小声和身边的《科技日报》记者感慨道:“骁龙居然在国内赚了这么多钱!”
“是啊,我一直以为骁龙是靠iView在美国那边的融资补贴国内,没想到即使没有iView,骁龙一样不缺钱。”
“仅仅一个半路起家的电子计税软件,就让骁龙赚了3000多万,再加上即将开始发力的办公软件和数据库软件,明年骁龙在国内利润估计能上亿……”
不仅记者们吃惊,骁龙很多员工同样吃惊,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,电子计税软件属于公司边缘化的产品,并不受重视,没想到居然拿到了国内50多座城市的税务局订单,几个月赚了3000多万,堪称闷声发大财的典型代表。
其实电子计税软件能赚这么多钱,主要原因在于选对了合作伙伴,金宁长袖善舞,很会搞关系,每到一座城市,就和地头蛇合资建分公司,然后以分公司的名义和当地税务部门合作,骁龙的名气、二代的背景以及地头蛇的能量组合起来,可以说无往而不利,不仅横扫大江南北,遍地开花,还在11月底也顺理成章和税务总局签署了合作协议,成为“金税工程”的技术供应商之一。
不过如此一来,蛋糕虽然做大了,但是分蛋糕的人也变多了,刨去各项开支以及股份分成之后,骁龙最终只拿到了3000多万的利润,好在研发成本很低,还不到100万,而且后续盈利非常稳定,投资收益比极高,堪称暴利。
第(2/3)页